認識度量衡
最早人類使用自然物為度量(電子秤)的標準,如:一指、一手、橫黍、縱黍、斜黍等。然而這些自然物的大小隨人隨物而異,只能給出計量的約數,不足為精確標準。為了建築、鑄造等較精確的需求,而有人為的標準物產生。 最早有記載的人為標準物約是四千九百年前埃及的古辜法老王(Pharaoh Khufu)用黑色質堅的花崗岩所制定的長度量測標準邱比特(Cubit),這標準的長度相當於古辜法老王小臂至手指尖端的距離。長度標準建立後,始可保證金字塔準確的施工;古辜法老王建造的金字塔底呈方形,其每邊的長與平均邊長相差不過0.05%(邊長約為230公尺,相差在115亳米之內)。 據史籍記載,我國最古度量衡,其制本于黃鍾之律,度本于黃鍾之長,量本于黃鍾之龠,榷衡本于黃鍾之重;故黃鍾之器盡為我國最古之度量衡標準原器。而黃鍾之實長實量若干,因古黃鍾律不傳,已不可作切實之論斷。 由於各國文化的演進以及不斷向外的擴張,乃逐漸與其它的文化有了交流,而度量衡制度及量測標準的差異卻經常造成溝通上的障礙,因此,制定一套共同的度量衡標準與制度乃成為國際間一致的需求與願望。